公元前2000年左右至公元前30年,在这一地区出现了众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各自独立的城邦制国家。公元前5世纪,希腊文化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明。希腊的建筑也取得惊人成就,正如恩格斯所说:希腊建筑表现了明朗和愉快的情绪希腊的建筑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的白昼。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作为爱琴海文明代表的克里特岛就开始修建宫殿,其中包括历时数百年才完成的克诺索斯宫这一庞大建筑群。占据宫殿中心地位的是约60米长29米宽的长方形庭院,四周是不同坡度的宫室,包括国王宫室和王后起居室。在国王宫室和中央庭院间,有祭神建筑的神庙宝库,还有水池和露天剧场。大约公元前15世纪,克里特文化衰落,而迈锡尼文化逐步走向繁荣。与克里特宫殿建筑相比,迈锡尼宫殿有坚固的防御工事,有巨大的石块筑成的几米厚的宫殿城墙。它坐落在高于地面40-50米的小山丘上。著名的迈锡尼狮子门有3.5米宽,门上的过梁宽大厚重,中间厚两头薄,上面有一个三角形的叠涩券,使过梁不必承重,券里填一块石板,一对相拥而立的狮子,保护着一棵象征宫殿的柱子,极为雄奇。迈锡尼建筑粗犷雄伟,像坚固的城堡,具有极强的防御性。
经过公元前11世纪一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文化时期、公元8世纪一公元前5世纪的古风文化时期,至公元前5世纪中叶进入古代希腊建筑巅峰的古典文化时期。古代希腊建筑忠实记录下了那个时代的荣耀,在自由、民主、共和的召唤下,希腊人的智慧创造了时代的辉煌,希腊人的思想造就了时代的灵魂。然而,当时的希腊人却宁愿相信神才是万能的。在这个泛神论的国家中,不同的守护神崇拜逐渐代替了氏族社会的祖先崇拜,卫城转变成守护神的圣地。人们从各个城邦汇集到圣地,举行体育、戏剧、诗歌、演说等比赛,圣地周围建造起竞技场、会堂、敞廊等公共建筑。在圣地最显著的地方,建造起了建筑群的中心、希腊建筑的骄傲一神庙。
希腊人无论对于神庙或是自己居住的地方,皆称为“大房子”,没有很大差别。随着神的日益高贵,对神像的不断美化,祭祀仪式越来越盛大,神庙的规模开始壮大,并开始呈现它的纪念意义。公元前7世纪前半叶,已出现了大型神庙。随着神庙的砖木结构向石砌结构转变,到公元前6世纪,围廊的形式被固定下来,成为希腊神庙的符号性
语言。它使得神庙的四个立面连续而统一,它带来的虚透空间消除了封闭墙面的沉闷之感,神庙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