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华人社会地位如何:华人并不享有政治地位,大多以经商为活

2018-07-25 10:16  来源:网络
 文莱华侨华人概况

  1929年,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在文莱诗里亚地区发现石油后,即进行大力开采,时许多华工被招募雇佣来文从事石油开采和加工。一度使文莱华侨华人人口比例达到最高。文莱独立后,文政府对外侨采取严格控制政策。这使文莱的华侨华人基本保持在5万人左右。其中约2万人已取得了文莱国籍,1万5000人为永久居民,另1万5000人仍为临时居民。文莱华侨华人祖籍多为闽、粤两省,其中闽省籍者约占80%,主要为大、小金门人;粤省籍人约占18%,主要为客家人和潮州人。海南省籍人约占2%。 

1971年文莱实行内部自治后,华侨华人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商业是文莱华侨华人的窗口行业,也是华侨华人资本最为密集的行业。由于文莱的原住民不屑经营服务性行业,餐饮娱乐等服务性行业自然成为华侨华人的垄断行业。律师是文莱华人又一主要从事的职业。文莱现有的近百所私人律师行全部为华人开设。  

近距离观察生活在这个神秘伊斯兰国家的华人,发现他们以华族特有的方式溶入社会,得到了友族、政府及皇室的认同,平和富足地在此开枝散叶、休养生息。 


据中国驻文莱大使杨燕怡女士介绍,中国与文莱的友好交往可以追溯到明朝,大约有五、六百年之久,曾有一位渤泥国苏丹在访华途中病逝南京,就安葬在中国的江南古城。 

20世纪90年代建交之后,中文两国交往频繁,中国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吴仪等均曾访问文莱,而文莱苏丹也曾对中国进行过工作访问,双边的经贸、文化交往正在不断加强。 

事实上,两国民间始终和平交往,当年下南洋的不少华人,就选择了这个“地广人稀”、资源丰富、宁静平和的岛国创建家园。 

如今,文莱大约华人有四、五万人,占总人口的12%到13%,他们大多从事贸易与加工业,生活相当富足。 

其中,不少华人与文莱皇室有很好的交往,有些还进入了政界。如当今文莱外交部第二部长林玉成,即是祖籍中国福建的文莱华人。而文莱中国友好协会会长洪瑞泉先生,则庆幸祖先选择了一个和平的第二故乡。 

文莱历史上从未出现大规模排华事件,因而华人们得以保持着故土的传统生活方式,并有机会将中华文化传承给后人。 

文莱有八间华文学校,记者获邀参观其中最大的中华中学,洪先生就担任其董事长。 

据介绍,文莱政府对这所举办了83年的华校相当重视,仅苏丹近年就两次到访该校,一次是2001年微服私访,一次则是应邀参加该校的80周年庆典。 
干练的校长许月兰女士介绍说,有3400多名从幼稚园到高中的华族与友族学生,正在这所老牌华校里同堂上课,接受着马来、英语、华语三语母语教育,其中华语课程每周有八节近六小时,确保学生华文听说读写水准。 

记者翻看该校采用的新加坡版华语课本,果然精选了两岸三地,乃至华人世界古今优秀作品。 

此外,学校还组织舞狮、功夫、民乐等传承华人文化传统的活动,增加华族学生的族群认同感;近年又新上马全文莱最先进的电脑连网教学系统,提高学生与世界衔接的能力。 

如果以“老树新枝”形容中华中学;那么“生生不息”就是文莱华文作家协会的写照。 

仅仅有十数位会员的文莱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们坚持以华文进行创作,还联合在文莱发行的华文报刊《诗华日报》、《国际时报》、《联合日报》,每月出一期文莱作家作品副刊,更鼓励华文作家出版作品专辑,相当有声有色。 


会长孙德安先生介绍说,该协会不久前刚刚与厦门大学联合主办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讨会”,2006年还将承办“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讨会”,可见文莱华文文学爱好者相当执着。 

其实,不但已经落地生根的华人知足地生活在文莱,近年也有不少中国公民前往旅游、务工。文莱皇家航空的从香港起飞的班机,就专门提供了英语、马来语、华语三语服务;记者在文莱数日,每日都遇到新近前往务工的中国人,新的故事正在展开。(中新社)

【简介】文莱以盛产石油和天然气闻名于世,并靠此两项资源而成为世界富国之一,其国民收入为2.5万汶元(合1.48万美元),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口只有33万700人(1999年统计),其中马来回教徒占绝大多数(67.4%);华人人口为49,300人,占总人口的14.9%,土著与其他种族约17.7%,马来人和华人和睦相处,互相扶持。 

【华人移民】 
汶莱古称渤泥国,在宋元时期,汶莱和中国有着贸易关系,中国商人已有在汶莱歇脚的记录。1972年,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汶莱发掘得南宋古墓碑,从墓碑镌刻的文字,可知该碑立于1264年。墓主是蒲氏,可能是泉州回教徒。 

据传说,明末清初时金门人闽浙总兵黄顺庆流落汶莱,被汶莱苏丹召为驸马。由于乡亲关系,当时即有金门人移居汶莱。此说尚待考证,但1600年代,汶莱的黄金,胡椒及其它香料无疑会吸引大批华商到来定居。 

17世纪后期,汶莱地方动荡不安,华人帆船与居民才不得不离境,不过到了18世纪初,华人又卷土重来,建造船只,栽植胡椒,成了汶莱王国当时最主要的岁入源泉。 

据汶莱第一次人口调查显示,1911年汶莱的华人有736人。1929年,汶莱发现了富饶的油田,华人移民蜂拥而至。这期间,从砂劳越、新加坡与香港的华人技工来到汶莱,在石油工业中寻找工作,其它华人则从事耕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汶莱加速发展步伐,铺设基础设施,制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更多华人移民的迁入。到了1991年,华人人口已达40,621人,但其中一半是手持1至3年短期工作准证的临时居民。在52%的华人永久居民中,只有23%是公民,剩下的29%尚未取得公民权。 

【华人社区】 
汶莱华人聚居在城市的现象特别明显,他们主要聚居在汶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Bandar Seri Begawan)、马来奕市(Kuala Belait)、诗利亚市(Seria)与都东市(Tutong)。斯里巴加湾市是行政、贸易与商业中心;马来奕市与诗里亚市位于马来奕县,是油田分布地,都东市周围则为农业区。 

汶莱华人社区由福建人(主要是金门人)、广府人、客家人、海南人、潮洲人与兴化人等组成,这些方言群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福建金门人聚集在首都;客家人、广府人与海南人则分布在马来奕县。 

【经济活动】 
二十世纪初期,汶莱华人或从事农耕,或经营小生意,以维持生计。1960年,随着汶莱基础设施的扩建,引进了许多华籍工程师,技术人员,机器技师,专业人士,销售人员,建筑工人与经理,华人职业范围因此扩大了。90年代,华人在批发业,零售业,饮食与旅馆业占有重要比例(36%),其次是建筑业,占20%。其余华人则从事金融、保险、产业与商业的投资或在这些行业服务。建筑业工人多来自东马与西马,多数是临时工人。华人建筑公司承建斯里巴加湾市一些宏伟的高楼大厦,如苏丹旧皇宫、汶莱博物馆、国会大厦等。此外,华人为响应1980年代政府推行经济多元化政策的呼吁,也开始向制造业投资。 

【政治地位】 
汶莱在宪制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世袭的苏丹成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同时担任总理和国防部长要职。官方语言为马来语,回教为国教。而以马来、回教、君主为国家立国观念。因此华人并不享有政治地位,也不允许成立政治团体和政党。华人要成为汶莱国公民,须在当地住上20年,并需通过马来文考试,甚是不易。汶莱现有人口近五万人,其中取得汶莱国籍的不到1万人。 

【社团组织】 
汶莱政府允许华人结社活动,目前大约有40个社团,每个社团多则达三、四百人,少则几十人的也有。有的社团人员相互有交情,也有一人参加几个社团的。因汶莱华人人口少的关系没有宗亲会与姓氏社团。现有社团主要分地缘、业缘、学缘、宗教、文学、福利与互助、文化与娱乐及体育等八类 

华夏民族有着悠久璀璨的文化积累,在哪里落地就在哪生根!

标签:
本网注明“来源:外房网”的所有文章,均为外房网编辑部原创或编译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外房网”。 凡注明“来源:XX网(非外房网)”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部分转载内容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举报邮箱:sam@glofang.com
菲律宾最新推荐房源
Global_Property_Price_Report_2014.Q1
资讯排行
12小时在线QQ客服
周一至周日 9:00-21:00

广告联系

邮箱:glofang@gl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