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由AC米兰被收购看中国资本疯狂竞购海外足球俱乐部的真相

2016-08-09 09:20  来源:雪球智观
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开始在海外足球市场“开疆拓土”,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经完成了对英格兰、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荷兰和澳大利亚等10家海外俱乐部的并购,其中8家实现控股,这8家当中有3家实现全资控股。中国资本正在世界足坛“亮出肌肉”,无论引来怎样的目光和评判,其对海外足球市场的改变以及中国足球未来的撬动都不容忽视。
中国资本在海外体育市场“开疆拓土”过去一段时间里,各种不同背景的中国公司和个人踊跃收购海外俱乐部,已成国内体育商业圈一道蔚然成风的风景线。几乎是每隔几天,就有中方资本收购或海外俱乐部与中国资本接洽的消息传出。6月初,苏宁宣布2.7亿元的价格收购国际米兰近70%的股份,成为这家百年俱乐部的最大股东。与之前后的是,郑南雁联合美国投资者入主尼斯、雷曼股份董事长李漫铁买下澳超劲旅纽卡斯尔喷气机。6月中旬,背靠上市公司当代明城,双刃剑体育CEO蒋立章先后向市场放出两笔交易,控股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并参股森林狼,成为首位入股NBA球队的华人。
中国资本介入海外足球市场的最初形式,应该是欧洲联赛球场边不断闪烁变化的中文广告,曝光率虽然不低,但相比来自于美国、俄罗斯和中东的大财团,这种形式只能算是小打小闹。即便有中国企业收购普通球队小股份额的行为,也只能视作一种短期投资,缺乏话权。
自从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之后,中国资本2015年在境内外体育市场的并购量大幅增加,其中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就有33起,总投入近400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相比,并购笔数增长50%,金额增长2倍以上。
中国资本由此成为欧洲足坛中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而随着近些年欧洲经济的衰退,足球俱乐部普遍经济状况不佳,即便是一些顶级豪门也不能幸免。苏宁在控股意甲国际米兰之后,就要先替这家意甲豪门还债;纽卡斯尔喷气机俱乐部去年陷入破产危机,一度被澳大利亚足协接管。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资本进军欧洲足坛就有了“抄底”的意味。
海外足球俱乐部也十分青睐中国市场,毕竟中国是全世界发展空间最大的体育市场之一。据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数据,中国2015年的体育门票、商品和广告总收入估计为34亿美元,仅为美国(636亿美元)的5.3%,上升空间巨大。
与此同时,欧洲俱乐部也急于将自己的品牌向中国传播,曼联、曼城、多特蒙德等欧洲豪门球队都将在今年7月登陆中国,举行一系列表演赛,从而吸引更多中国球迷,带来经济收益。尼斯俱乐部主席皮埃尔则希望尽快提升法甲和俱乐部的认知度:“法甲及尼斯在中国还没那么知名,我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和运营,法国足球和中国足球的交流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我期待尼斯队可以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熟知。”
一掷千金的中国买家做出投资海外的决定,无一例外都对足球在中国取得成功抱有充分信心。相比美国等国家,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进程刚刚开始,越早布局,就越有可能在未来占据一席之地。平民球队莱斯特城上赛季的英超夺冠神话一定会让不少中国投资人热血沸腾,这家球队背后的主人,是一位有着华人血统的泰国富商。从一支升班马到英超冠军,莱斯特城只用了3年时间,在吸金能力极强的英超联赛中,投资回报的效率和量级都令人称羡。即便莱斯特城的轨迹难以复制,五大联赛较为合理的分配结构和可观回报都具有一定吸引力,而品牌效应、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软性资产,更无法用金钱衡量。分析人士认为,出手海外足球俱乐部能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借助其商业化能力提升业绩。欧迅体育副总裁姚振彦表示,体育产业投资期长、回报慢,但衍生出来的品牌价值、广告价值等无法直接用投资回报来衡量。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中国资本控股俱乐部的比例较高,因为普遍观点认为,只有拥有绝对话语权,才能借助足球在海外丰富产业布局、扩大品牌影响力,从而使自己的巨额投资没有白费。“要做就做大股东”,这是很多中国资本的扩张心态。但事实上,对于欧洲足球而言,俱乐部老板基本是个赞助角色,而执行管理的是独立团队,这与中国企业的传统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AC米兰新东家揭秘8月5日意甲豪门AC米兰俱乐部的母公司费宁韦斯特集团发布官方公告,宣布与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Sino-Europe Sports)就股份出售达成初步协议,这家中资公司将斥资7.4亿欧元(其中包括2.2亿欧的债务)收购米兰俱乐部99.93%的股份(价格为5.2亿欧元)。
这次双方签订的合同里,含有一条特殊的条款,中国财团需要在未来三年内投入3.5亿欧元,其中包括今年夏天转会窗口立即投入的1亿欧元。中国财团将先在两周内支付第一笔资金,随后第二笔资金在9月份支付,最后的费用将在10月份支付完成。
中国资本收购AC米兰一路都比较曲折坎坷。据收购团队内部人士透露,收购计划上周几乎夭折,后来峰回路转。加上6月,苏宁体育产业集团以约2.7亿欧元的总对价,获得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份,这意味着闻名世界足坛的“米兰双雄”将全部由中国资本控股,下个赛季的米兰德比将真正演变为中国德比。米兰改朝换代,一个新的时代也来临。
比较有意思是的本次收购AC米兰的中国财团的身份,中外媒体无一猜中。牵头人也不是李彦宏,而是外界不太熟悉的海峡资本及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主席李勇鸿。收购团队在发给新华社记者的文件中表示:“除海峡资本与李勇鸿先生外,另有其他的投资者也一起参与了收购AC米兰股份,其中一部分是主要活跃在金融与实业领域的企业。”

据《米兰体育报》消息称,这一家中国财团并非之前同米兰俱乐部达成排他性协议的企业,之前的那家中国财团内部因意见不合出现了分裂,而其中的一部分成员加入到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投资者包括国家开发投资公司-SDIC、海峡汇富产业投资基金-Haixia Capital和中欧体育投资管理公司主席李勇鸿-Li Yonghong的管理公司),并且最终同费宁韦斯特集团达成了收购协议。
投资界查询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查询到的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资料,注册资本1亿,该公司从2016年5月26日开始营业。综合多方信息显示,此次收购的牵头出资人为海峡基金(专注发展及投资的国家基金)及中欧体育投资管理公司,其他投资者由中国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组成,投资者将共同组成中欧体育产业投资基金,中欧体育投资管理公司担任基金GP,基金投资者将于股权交割完成后对外宣布。另外,收购实施主体的名称“罗森内里”,而罗森内里是AC米兰忠实拥趸的称谓,也是所有米兰球迷荣耀的符号,收购是想表示AC米兰属于罗森内里。

此前6月3日,永大集团发布的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永大创新金融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将携手中欧体育投资管理长兴有限公司(简称“中欧体育”)投资产业并购基金。据披露,该基金为有限合伙制,由中欧体育发起设立,总规模不超过45亿元人民币(根据实际投资需求确定,或将分期募集)。拟主要对境内外的体育、文化产业领域开展投资、并购与整合等业务。




中国资本疯狂撒钱购买国外足球俱乐部目的何在?首先,它们在购买一个高端平台。比如苏宁在收购国际米兰之后,一夜之间让意大利人乃至世界足坛知晓了苏宁。苏宁将借助国际米兰力争跻身国际知名品牌行列。 如果经营得当,中国资本将和控股的足球俱乐部实现双赢。意大利奇尼塞勒塞俱乐部副主席卢荣毅认为,苏宁等企业将把发展中国职业足球的思维带到意大利足坛,能够助力意大利足球再次腾飞。他说:“中国企业在发展职业足球方面摸索出了一套新思路,以足球俱乐部为龙头,实现整个集团产业联动。毫无疑问,这方面最成功的是当属广州恒大俱乐部,它虽然亏损严重,却带动了整个恒大集团的产业发展和盈利。意大利足坛的思维太陈腐落后了,希望中国人的智慧能帮他们摆脱困境。” 其次,购买欧洲五大联赛职业俱乐部将来可以赚钱。像AC米兰和国际米兰由于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而距离他们不远的尤文图斯在引进英超俱乐部管理模式就能搞得红红火火,连年盈利。榜样就在跟前,中国资本控股的“米兰双雄”只要经营得当,依托中国和意大利两大市场,赚钱并非难事。
而在经济环境相对健康的英格兰足坛,中国资本收购伯明翰和西布罗姆维奇俱乐部后,实现盈利目标就更容易些。11年前,美国格雷泽家族筹资7.9亿英镑收购曼联俱乐部。如今,曼联市值接近24亿美元,自被收购之后,每年增值1亿多美元——一个令人心动的数字。据悉,已有不少中国企业出价收购曼联,但格雷泽家族直接表示免谈。 与收购“米兰双雄”的中国资本不同,双刃剑体育总裁蒋立章正在着手一种新的足球产业布局。他购买了西甲格拉纳达俱乐部,同时控股国内重庆力帆。他将盘活手中掌握的西班牙、意大利、美国和中国的体育资源,实现中国足球与国际足球联动,踏踏实实走一条“通过足球赚钱的路子”。他的助手王康宁告诉记者:“只要你掌握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经营职业足球是可以赚钱的。” 但中国资本在国外足坛扎根却非易事。卢荣毅表示,中方入主“米兰双雄”之后,首先要学会和当地政府打交道。两家俱乐部共用一个属于市政府的球场。这个球场共有500多名员工,每月工资开销就两百多万欧元,多数都要两家俱乐部承担。它们必须要像尤文图斯一样建造自己的球场,摆脱市政府通过球场摊派给它们的负担。 另外,它们在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必须要低调务实,避免大夸海口忽悠球迷。像在帕维亚,一个距离米兰42公里的城市,曾经有个中国企业控股的意大利D级职业俱乐部。3年前,中国资本进入后声称要在5年内带领球队打进欧冠。中国老板在那里烧了1500多万欧元,把俱乐部带到了破产的边缘,如今已经低价卖给了一位罗马商人。
 中国资本大举进军国际足坛,既证明中国经济的强大,也反衬出中国足球的羸弱,吸纳资本能力不足。而在关键的草根基层,更是资金匮乏。中国足球名宿金志扬上个月在一次足球研讨会上大声疾呼:现在中国大量资金都流向了国外足球,能否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把资金引向中国足球的底层?

“反哺”中国足球?最直观的方式有两个:一是帮助中国球员留洋,二是提升国内青训水平。
欧洲俱乐部一度非常迫切想签下一名中国球员,这将是他们在中国推广品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目前中国足坛还不具备这样的人选和条件。投资法甲尼斯的郑南雁表示:“目前好的中国球员转会费很高,但是水平较欧洲、南美的优秀球员还有些许差距,因此目前暂不考虑引进中国球员去法国踢球。”在张呈栋等国内优秀球员经历了并不成功的旅欧生涯后,国内球迷对中国球员留洋的期许不再盲目迫切,中国资本的运作也不再急于求成。
在中国资本对欧洲球队的收购中,几乎每一笔都涉及要为中国足球的青训提供帮助。除了在国内建造足校、将欧洲先进的青训理念与体系引入中国外,一些俱乐部也承诺将出台专门针对中国青少年的培训方案,全力支持中国青少年足球人才留学。
一些投资者的目光更为长远。在收购曼城股权时,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董事总经理徐志豪曾表示,该公司希望通过城市足球集团的足球产业平台化体系来对接国内足球资源。徐志豪说:“城市足球集团是一个体系性的平台,而不是单个俱乐部,我们投资的是母公司,它搭建了足球平台,从战术体系、球员培训选拔,到青训体系、营养和科学训练,有关足球方方面面的问题都有完整的科学解答方案,每个环节都是共享的平台。”
青训要想出成绩,绝非朝夕之功;中国资本能给中国足球带来何种改变,也需要时间检验。如果海外足球俱乐部在青训上的承诺和设想能在中国一一落地实现,至少表明在资本的运作下,中国足球能够从中受益。

雪球结语站在以上各种维度去看,也许就能理解为何会出现购买俱乐部扎堆成风的现象,从本质上看,这是整体经济行为中在单一领域的延伸和发酵。可以想象,未来的短期之内,购买俱乐部的行为还将在中国公司中层出不穷。只不过,这些看似热闹的收购,能否在中国有效落地并对国内体育的基本盘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似乎是被众人暂时忽略的话题。


本网注明“来源:外房网”的所有文章,均为外房网编辑部原创或编译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外房网”。 凡注明“来源:XX网(非外房网)”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部分转载内容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举报邮箱:sam@glofang.com
法国最新推荐房源
Global_Property_Price_Report_2014.Q1
资讯排行
12小时在线QQ客服
周一至周日 9:00-21:00

广告联系

邮箱:glofang@glofang.com